凉山州彝族文化研究所

 

                               传统文化是民族的身份证,是民族内在的灵魂和血脉。

网站首页| 彝研动态| 彝学焦点| 彝域风情| 文学艺术| 语言文字| 彝人风采| 诺苏杂志|
 
 
 
当前位置:HOME > 彝域风情
   世界文字始祖——古彝文

世界文字始祖——古彝文

刘志一

一、古彝文起源的几种假说

    彝文、有规范彝文(四川凉山州现代推广使用)和老彝文两种。本文所用古彝文,即老彝文。关于古彝文的创制者与起源时间,在彝族民间传说和古彝文经典中有多种说法。一是创制者不同,二是时代不同。彝族六大方言与六种古彝文,对这两个问题,都有各自不同的说法。

    例如:在民间传说中,四川凉山一带彝族群众中,即流传着比阿拉伯和神鸟阿凤布浓书写彝文的故事(王桂馥《彝族语文研究》,未刊稿,转引自余宏模《论彝族文字的起源和发展》,载《彝族文化研究文集》第49页,云南民族出版社,1988年出版),又流传着4000年前敝铁创造彝文的神话(黄济众《倮罗语言文字的研究》,载《西康青年》1942年第2卷第11期,转引自朱文旭著《彝族文化研究论文集》第178页,四川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以及阿诗拉则发明了彝文的传说(同上)。阿西拉吉与阿诗拉则实为同一人的不同汉语注音。

    贵州西北地区彝族民间传说彝文的创始者是吉禄。贵州彝文经典《西南彝志》却说彝文的创造者为伊伍或恒本阿鲁。《爨文丛刻》译者罗文笔在《人类历史•前序》中又说是密阿叠。(《彝族语言文字论文选》)第294——295页,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

    楚雄彝文经典《查姆》在“列多吃素查(找彝书的故事)”一章中说,彝文是西多白虎王找来的。路南彝族则传说是阿山牧羊人鲁实知那尔放羊时,刻字记羊数而创造出彝文的。(朱文旭著《彝族文化研究文集》第179页,四川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云南彝族传说中还有一位创制者为伯博耿(或作伯朵博耿)。(陈士林《彝文研究的基础和前景》,载《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271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汉文古籍中有关彝文创制者的记载,不同于彝族民间传说和彝文经典。清末《新纂云南通志.方言考一》云:“爨字起源,据《一统志》及旧《云南通志》称:初,有阿田可者,嘛龙人,撰爨字如蝌蚪,号曰韪书,夷人奉为书祖。两志皆列其名于唐代。”明代彝族土司安国泰所译《夷书》也说:阿呵创制爨文,和四川凉山彝族传说阿使拉责(阿西拉吉、阿诗拉则)距今五十代(或作五十八代),每代由二十四年计,约一千三百多年,为初唐时期。故陈士林认为:“南诏为唐乌蛮所建之‘国’。当时在重大的长河通用的是汉文,梵文和白文,现存南诏文献和出土的南诏文物,并未见有爨字,可见即今安译‘夷书’所谓唐阿呵撰爨字的说法可靠,当时的说法可靠,当时爨字由于还在草创初期,其使用范围或者尚局限于民间宗教祭祀方面,这种不普及的情况,有可能一直继续到宋代大理时期。”“证以现存的和刚出土的彝文碑碣皆系明清两代之物,可见凉山民间关于彝文创始年底的传说是可信的。综上所述,我们不妨假定彝文创始于唐代局集大成于明代。”(《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272——273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 汉代说”的倡导者为马学良。他认为《白狼歌》是“倮倮文的前身,源于《后代书••西南夷传•笮都夷下》。又《华阳国志.南中志》记载:夷人大种曰昆,小种曰叟…….议论好譬喻物,谓之夷经。今南人言论,虽学者亦半引夷经。”故认为:“以上的史志记载都说明彝文是古已有之。若此论证可信,那么彝族就可上推至东汉,从而表明彝族也是我国有较古文化的文明民族之一。”(《彝族语言文字论文选》第252—255页,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朱文旭著也赞同此说:“彝文起源时期为秦汉之际,汉末已初具一定规模。”(朱文旭著《彝族文化一年级论文集》第180页,四川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

   “半坡说”的兴起,源于西南半坡遗址出土距今6000年前的51个陶器刻划符号能用古彝文识读。所以,不少彝族学者主张此说。如余宏模认为:“彩陶刻划符号是中国文字的始祖。它既是汉字的原始阶段,而与彝文的创始溯源可能也有关系。”(《彝族文化研究文集》第57页,云南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他说得不大肯定。而李乔则在多篇论文中宣称:半坡刻划符号与古彝文“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原来它们是一脉相承的一个家族的子孙。”(李乔:《一个千古难解之谜——半坡刻划符号与彝文渊源关系试析》,载《贵州民族研究》1990年第4期;《这是偶合吗?》,载《民族文化》1983年第1期)陈英则直接指出:“彝文汉文字源,发展规律一致,有着共同的特点。彝文和汉文的渊源,都可以元溯到西安半坡山土六千多年前的刻划符号。”(陈英:《试论汉彝民族的历史渊源》,载《贵州民族研究》1980年第1期)

   李家祥赞同“半坡说”。根据彝文经典记载,哎哺时代已有了刻划符号。“因此,从彝文的原始刻划符号到现在,彝文已经有了七至八千年的发展史。这个推断,绝非笔者主观设想,而在学术界亦有较普遍的看法。如贵州民族学院陈英先生认为彝文起源于7000年以前。我们相信,随着考古资料的新发现,彝文创立于七千以前的推断,必将得到逐步证实。”(李家祥:《论彝文之创立于发展》,载《贵州民族研究》1992年第4期)

   汉族学者田武也赞同“半坡说”。他说:“过去半坡山出土的陶器上有一些刻划符号,有些人否认这是原始的文字,至多说这是文字的萌芽。近年来在姜寨和马家窑文化的陶器上也有类似的发现,再说不是文字是有困难的”更有意思的是,这种刻划符号有不少和彝族文字完全相同或相近似,因而可以通过彝族文字揭开这些刻划符号之谜。”(田昌武:《古代社会断代新论》第58页。人民出版社,1982年12月第一版。转引自定椿寿著《彝文论》第7页。四川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

汉族学者、彝语专家丁椿寿也认为“半坡出土陶文应是彝文的前身。如果说彝族文字与半坡出土陶文没有关系,是很难说得过去的。”(丁椿寿:《彝文论》第8页,四川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

二、   考古发现的古彝文遗存

    研究古彝文起源问题,仅仅依据民间传说与文献记载,或部分考古出土文物,都不能作出正切的结论。必须尽可能地掌握全国和世界最新出土的古彝文遗存,和新发现的古彝文碑刻,以及其他民族古文字遗存,作全面系统的分析,才能得出符合历史真实科学结论。

     拿“唐代说”来说,妥阿哲记碑的返现(《彝文金石图录》)第3页,四川民族出版社,1989年版),就推翻了它。因为它记载了蜀汉时期罗甸国彝族君长妥阿哲(汉文史志称他为济火、火济、济济火)帮助武侯诸葛亮南征的功绩。三国时代已用古彝文铭刻彝族君长的功绩,比唐代早了近400年。建兴丙午年,为公元226年,后主刘禅的建兴四年。蜀汉立国42年(公元221—263年),唐代立国289年(公元618——907年)建兴四年到唐代初也有392年。

    “汉代说”被“半坡说”推翻了,是因为半坡遗址出土了51个刻划符号是古彝文。那么,“半坡说”就能站得稳了吗?不!它又被新出土的更早的刻划符号即古彝文遗存推翻了。

     半坡刻划符号发现与1954年,迄今已过去43年了。在这43年中,全国各地又陆续出土或发现大量刻划在陶器、石器、骨器、岩画、服饰上的古彝文即刻划符号。有的早于半坡二、三千年,有的晚于半坡三、四千年,已形成一条时间顺序链,长达九千年以上,分布的地区包括: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新疆、西藏、北京、上海、重庆、香港、海南、云南、贵州、四川、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苏、安微、台湾、江西、内蒙古、宁夏等29个省、市、自治区,仅辽宁、吉林、黑龙江、天津等4个省、市、自治区暂时未发现刻划符号即古彝文。可以说,古彝文再远古与中古时代覆盖全国90%以上地区。

    在这批新发现或出土的刻划符号遗存中,时间最早的当推湖南澧县彭头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石饰刻符   ,时间约为9100+120年前(《文物》1994年4期93页)。这个字以后还出现在宜昌杨家湾(《考古学报》1978年1期)、山西侯马(《考古》1978年8期763期—764期)、河北永年(《考古》1962年12期)、广东深圳(《文物》1990年11期)、殷周金文(徐中舒主编,四川大学历史研究所编:《殷周金文集录》220页442号,四川新书出版社,1986年版)、先秦货币文(商承祚、王贵忱、谭棣华编:《先秦货币文编》204页,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年版)等地区的陶文或文中,甚至保存在湖南江永“女书”中(赵丽明、宫哲兵著:《女书——一个惊人的发现》170页,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版)。由此可见,他流传的历史很悠久,地域也很宽广,具备了文字的流通性与定型化特征。

    现代汉字所无,古汉字中也未见,只有用古彝文才能释读。根据贵州大方古彝文古语,它应该是青藤、青色、姓氏、系谱、尼能氏族(古部族)、人、天、日等概念的表达,读ni(尼)(贵州毕节民委彝文翻译组编印《彝汉字典》184页,182页,1978年6月油印本。)江永“女书”仍沿用它,读n33(嗯),字义为“五”。现代湖南土著居民方言中的“人”读“宁(nig)”,当为    之子遗。江浙一带吴越中也有此读法,亦为此字之子遗。(《简明吴方言词典》6页,朱川等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版)

   稍晚于彭头山刻符的是河南舞阳贾湖遗址的3个龟甲刻符(曰、 、 、)与4个石饰刻符(  、 工 、  、Z),时间为距今7960+60年前左右(《文物》1996年6期91页)。这7个字中,前3个字各自单刻在龟甲上,当为占卜卦名乾(lo、龙)、艮(bu  生)、兑(tshu, 馋)的借音字(刘志一:《从考古发掘看伏牺氏族始作八卦》,载《中国先秦史研究动态》1994年1期69—71页)。从稻作农业、制陶术、龟甲、墓葬朝向等多方面考证,贾湖先民是从彭头山地区迁徙来的(刘志一:《关于稻作农业问题的通讯》,载《农业考古》1994年3期54—70页),其文字自然是承袭彭头山刻符了。

    晚于贾湖刻划符号史甘肃秦安大地湾一期类型彩绘符号( +、 ↑、 )和仰韶早期彩绘符号(  、↓、D)( 、  Z 、 ),时间为距离今7350+115—5965+120年前之间(《文物》1983年11期21—30页)。从陶器的型制相似性来看,大地湾一期文化应该是贾湖西渐的产物。如三足钵与贾湖盆形鼎、细颈罐与贾湖扁腹横耳壶、圆底钵与贾湖浅腹钵,大同小异,同物异名而已。而大地湾一期上叠在仰韶早期,两期刻划符号都与半坡、姜寨等一直的刻划符号非常接近,肯定有承袭关系。这就是说,半坡、姜寨刻划符号的源头在大地湾一期。大地湾一期来源于贾湖。贾湖来源于碰头山。古彝文的源头,就目前的考古资料来说,只有追溯到彭头山为止。

    有趣的是,大地湾一期和仰韶早期的刻划符号,不少字与贵州威宁中水区出土的战国中期墓葬陶文完全相互(《贵州民族研究》1989年十期107—115页)。如(tu 、天 罡 )(dzi  地煞)。而(愿意、纠缠)、(li  脱)、十(  、   传染、咒骂)、( ng拈、 衔)、(    、ma  )D、(人、男、父)又与云南路南古彝文相同(《简明彝汉词典》,云南民族出版社,1984年版)。充分证明大地湾刻划符号是古彝文的原始形态。

    因此,我在1991年贵州省彝学年会暨云贵川桂四省区彝文文献协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古彝文有九千年以上的悠久历史。如果加上它的草创时期,可能有一万年以上。

作者单位:湖南工学院

 
[ 点击数:] [打印本网页] [关闭本窗口]  

   相关内容
查无记录

地址:四川省西昌市北街老统部巷28号: 邮箱:615000.建议使用IE8.0浏览器,若用360安全浏览器请转兼容模式(极速模式看视频)
最佳显示分辨率:1024×768以上.电话:13778609999  宅0834-3288899, 邮箱:957106576@qq.com 

网站管理